下半场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团队对经济系统的精准把控。进入下半场后,双方会交换攻防位置,经济重置为统一数值(竞技模式加时赛为5000金),需根据当前比分和剩余回合数制定购买策略。若上半场处于劣势,下半场前两局可选择半甲配技能或手枪配重甲,通过保守战术积累经济;若比分领先,则可优先购买全甲配步枪,利用装备优势扩大战局。需注意保枪惩罚机制:进攻方未安装爆能器或防守方失败后保枪会扣除1000经济,因此需权衡保枪收益与团队经济链的稳定性。
掌握地图控制权是下半场战术执行的核心。每张地图的炸弹点布局与路径设计差异显著,例如隐世修所的三个控制点需分散防守,而亚海悬城则依赖中路高地的视野压制。下半场换边后,需快速适应敌方上半场的进攻路线,调整防守站位或进攻节奏。防守方应避免无意义前压,利用静步移动(Shift键)减少脚步声暴露;进攻方则需明确主攻方向,通过Z键标记系统或语音沟通协调技能释放时机。地图中的特殊机制如源工重镇的传送门、极地寒港的荡绳需提前规划使用节点。
技能与枪械的协同配合直接影响下半场回合效率。角色终极技能的充能状态需实时同步给队友,例如炼狱的轨道打击或雷兹的火箭筒可能改变战局走向。武器选择上,Vandal和Phantom仍是主流步枪,但需根据射程调整:长距离对枪优先选用Operator狙击枪,狭窄区域则适合Shorty霰弹枪。所有武器穿透力数据需熟记,部分墙体可预瞄穿射。技能释放需避免浪费,例如烟幕弹应封锁关键视野而非随意投掷,闪光弹需配合队友突破时机。
团队信息交互的精确性决定下半场决策质量。报点需遵循确定信息优先原则,仅反馈实际观察到的敌方位、装备及血量状态。残血队员应立即通报剩余生命值,由团队判断是否需要其拉枪线或转为补枪位。语音沟通应精简,避免回合倒计时阶段的信息过载。平局投票机制在12-12后启动,需明确团队共识:经济统一后的加时赛每两回合可发起投票,同意人数随回合递增递减,该机制要求队伍对战局走势有清晰预判。
最终阶段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通过大量对局积累。下半场进入加时赛后,双方经济与大招点数强制平衡,更考验基础枪法与心理博弈。防守方需警惕进攻方的假下包战术,进攻方则要预防回防绕后。所有战术需预留备用方案,例如A点进攻受阻时快速转点需配合烟雾掩护。游戏设置建议关闭高画质选项以保证帧率稳定,材质质量与细节质量调低可减少性能损耗,确保关键时刻的操作精度。